如果你對金融市場有興趣,可能聽過”期貨”這個詞,但它到底是什麼?
對新手來說,這似乎是個高危險的金融商品,但其實了解基本概念後,你會發現期貨的原理其實很簡單!
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了解期貨的核心概念及其運作方式。
期貨是什麼?
簡單來說,期貨是一種金融合約,英文是futures,也代表著他是未來的商品合約
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日期以固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某種資產。
這種資產可以是實體商品(例如黃金、石油、小麥)或金融資產(例如股票指數、外匯)
期貨一詞最早是出現在傳統農業上,由於農產品的價格變化波動會受到季節、天災等各種因素影響
這對農夫和商人來說都是很大的風險,與其讓雙方都要承擔天氣影響產量及價格變化的風險
不如共同訂定一個合約,約定好未來的某一天要用約定的價格及數量來交易商品。
一般買股票的單位是『張』,但期貨買賣的單位是『口』
擁有一口期貨,代表你可以在未來買到約定數量的貨物。
其他期貨的專有名詞可以看這篇:期貨新手入門教學 期貨交易常見專業名詞解釋
期貨的特點
槓桿效應:期貨交易通常需要支付較少的保證金,因此具有高槓桿性,用較小的本金就可以進行的交易,所以期貨也適合喜愛冒險的投資人可以放大潛在的收益或損失。
雙向交易:你可以買多(看漲)或賣空(看跌),這使期貨在多種市場情況下都具靈活性。
標準化合約:所有期貨合約的條件(如數量、品質、交割日期)都由交易所標準化規定。
期貨怎麼避險?
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,在做生意的過程都有一定風險。
而「期貨」的概念一開始出現的用意是為了規避天災帶來的風險,主要是在避險的功用
而期貨最大的優勢就是交易成本極低,流動性也很高,期貨手續費和交易稅比起股票低很多
並且期貨交易通常需要支付較少的保證金,具有高槓桿性在避險操作上非常有優勢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手上握有2張台積電價格是1000,但你預期未來幾個月價格會下跌
而台積電價格如你所想下跌到900,但你只是繼續持有股票,未做避險動作
那目前帳面的虧損則為(900-1000)*2000=-200,000
但假設你在持有台積電股票的同時以1000的價格賣出台積電的股票期貨來避險:
股票期貨一口=2張股票
股票的損益為(900-1000)*2000=-200,000
期貨的損益為(1000-900)*2000=200,000
這時候有沒有避險的差異就很明顯了!
期貨有哪些種類?
以「交易標的」來對期貨的進行區分,可分為6大類:
指數:大家最熟悉的台指期、小道瓊、A50、日經…等
匯率:包括美元、歐元、人民幣、日圓、澳幣、英鎊…等
利率:「利率期貨」也就是「債券期貨」,交易標的通常為政府公債期貨
金屬:黃金就是世界上交易最熱絡的貴金屬,還有銅、白金…等
能源:石油、天然氣也有推出相關的期貨商品,如輕原油期貨(CL)
農產品:作為期貨的起源,農產品是歷史最悠久的期貨,像是黃豆、小麥、玉米、咖啡、可可、豬肉…等
期貨現在還會實體交割嗎?
實物交割是指:特定時間與地點,交割特定品質與數量之標的物,由賣方主動提出通知結算所交割意願,再由結算所指派買方接受交割,通常為部位持有期間最久的買方
目前台灣都是以現金交割為主,海外期貨商品實物交割的部分,以提早在第一通知日或最後交易日通知,網路交易日來提前提早停止交易,然後在人工最後交易日強制平倉唷!
期貨是一個強大的金融工具,既可以用來避險,也可以用於投機獲利。
雖然期貨的槓桿性和波動性可能會帶來風險,但只要你掌握基礎知識並謹慎操作,就能善用期貨市場的優勢來控制風險
延伸閱讀: